当前位置:  >  > 

外国语学院辅导员以“真心真爱真情”走近学生

发布时间:2021-06-03

浏览次数:

如何做好一名辅导员?外国语学院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院实际情况,创造性的开展工作,学院辅导员以“真心真爱真情”走近所联系班级和学生,各出妙招奇招,辅导员积极开展“六个深入”行动: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情况;深入课堂清楚学生学业表现;深入班会宣贯重点工作;深入食堂探究学生生活;深入宿舍强调安全;深入线上熟悉学生思想,辅导员通过党史主题宣讲、见面会、安全主题宣讲等多种方式拉近与所联系班级和学生之间的距离,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。

走上“四史”宣讲台,点“燃”热情系好扣子

近日,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匡伟杰在图书馆剧场做了一场《心怀河山,英气长存——李兆麟将军的故事》的主题宣讲,通过交响乐、MV等多种形式讲述李兆麟将军立志“横扫千军”,带领东北人民“杀敌救国复河山”的故事。匡伟杰精心准备的这次宣讲,打动了在场的许多学生,在学生心中种下了“英雄梦”。

辅导员“四史”宣讲是学校策划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,学院全体辅导员积极响应参与,共同备课,相互讨论,通过多样化的形式给学生讲“四史”,与学生一起学“四史”,力求通过再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,学史增信,春风化雨,让理想信念根植于学生心中。此外,学院还通过沉浸式党史教育体验、主题党课、知识竞赛、主题团日活动等途径开展“四史”教育。在学生“拔节孕穗期”,学院辅导员们用正确引导、积极教育的方式为学生“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”。

 

以真心换真情,当好学生“最信任的人”

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,部分学生不愿意走近老师,究其原因,师生双方没有形成信任关系。如何成为学生“最信任的人”?这是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考验,也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。

走访寝室、谈心谈话等方式是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途径。学院辅导员孙雯丽说,要主动建立关系,先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,让学生觉得老师“懂我”“靠谱”,学生才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上门求助。

“真诚地关心学生,倾听学生,学生能感受到,真心可以换真情。”王磊老师说。王磊是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,常有学生和她请教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。“我们的一个微笑、一条微信,和学生约一次饭,都是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方式。”王老师说,要在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的基础上,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利弊,相信学生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和决定。她强调,要想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,要先学会信任学生。

老师悄悄往后退一步,学生挑重担唱主角

大学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,学生干部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团队领导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。出于活动效果考虑,老师们常在“阵前”指挥。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林卉认为,老师们不妨悄悄往后退一步,把指挥权交给学生,由学生撰写活动策划、分解活动任务、组织协调学生。“活动的目的是锻炼学生,老师要学会适度放手,学生才有机会挑上重担唱起主角,才能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。”

近期,学院心理站承办了学校的心理情景剧大赛暨心理健康节闭幕式,心理站副站长苏好茹同学说,我们在比赛前认真梳理了活动的各个环节,精心准备,比赛前一晚生怕有所疏漏,还在脑中一遍遍预演,整个晚上都没休息好。另一位副站长胡必成修改PPT到凌晨一点多,他说希望呈现最好的效果。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,活动顺利举行,还捧回了四个奖项。两位学生干部表示,虽然很辛苦,但一整个活动做下来,收获非常大。

 

“严师出高徒”,厚爱要与严管相结合

严师出高徒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,放到现代社会,其仍有合理之处。冯泉清是学院负责学生安全、宿舍管理、违纪处理的辅导员,“安全”是冯老师工作的关键词。她说,作为辅导员,不仅要关爱学生,也要严管学生,把“严管”和“厚爱”相结合,把握好工作尺度,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,“要爱在细微之中,严在该严之处。”

现实中,部分学生缺乏安全意识,如何才能让学生识别危险、防范危险?由学生自编自演防诈骗情景剧、举办防诈骗讲座、进行反诈知识测试、签署告知书活动等形式,扩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的覆盖率和影响力;辅导员通过不定期走访宿舍抽查违章电器使用,消除宿舍安全隐患,保证学生住宿安全;辅导员依托学生智慧公寓系统,做好常规检查,严肃学生住宿纪律,加强对夜不归宿和晚归同学的管理……冯老师说,安全无小事,只有严格安全管理,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。